众乐乐产精国品免费入口_大象一区一一区三区四hd_ysl蜜桃861官方免费网站

科普 | 普通人如何为抗击疫情做贡献?好好利用一种能力
日期:2020-03-09  作者: 来源:学工处  浏览量:4677

科普 | 普通人如何为抗击疫情做贡献?好好利用一种能力

中科院心理所?

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学大院?,作者赵晴 张立波 胡理

IMG_256

科学大院

中国科学院官方科普平台。前沿、权威、有趣、有料。

??? 近日,中国—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评估称,正是由于中国采用全政府、全社会这一方法,避免了少则万余、多则数十万病例出现。其中让外方组长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·艾尔沃德印象深刻的,是中国能够举全国之力防疫,其中既有武汉“封城”等果断措施,也有除湖北以外的省份倾力支援,他将其形容为“真正意义的团结”。
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国人和全世界的华人表现出的荣辱与共,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的精神震撼了海内外,让很多人感叹中国人的团结。在这份团结当中,我们看到了很多共情的影子。

?

IMG_257

“我们在一起”抗击疫情公益海报(作者:Elin)

?

共情是什么?

共情是体会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[1]。共情在生活中无处不在:看到别人痛哭流涕,我们也不禁悲从中来;听到他人开怀大笑,我们就体会到其乐不可支;看到有人瞋目切齿,我们就明白他为什么怒火中烧。

?

共情不是现代人的产物,也非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。中国古籍中就记载了有关共情的典故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记载黄帝看到患者的痛苦后说:“余念其痛,心为之乱惑”。《庄子·秋水》中记载,庄子和惠子在桥上散步,庄子看着水里的鱼说道:“鯈鱼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”。

?

面对新冠疫情,绝大部分群众能够理解一线人员和封城地区人民,选择宅在家中。每天,在社交媒体上,有人传递着坚强、有人传递着感动、有人传递着悲伤。因为共情,我们看到坚强时坚定相信,看到感动时热泪盈眶,看到悲伤时感同身受。

?

共情的积极作用

?

IMG_258

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 (照片来源:腾讯新闻)

?

共情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桥梁[1]。通过共情,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或文字了解到对方的想法和感受,还可以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,共鸣到对方的感情,理解到对方的想法。研究发现,共情让我们“感同身受”:共情会直接激活大脑中情感控制和表达相关的区域[2];当我们看到他人情绪面孔时,我们大脑就已经开始处理与情绪相关的信息[3];而当我们看到他人的疼痛时,我们的大脑的反应就如同我们自己受到了疼痛刺激一样[4]。

?

共情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起到了不少积极作用。在抗击疫情的初期,小部分人不顾大局,频繁外出,参加聚会。但是,当钟南山院士含泪请求大家呆在家里,切断传染途径时,千千万万的家庭开始把“呆在家里”当成了使命。当看到抗疫前线的医务工作者被N95口罩磨破了脸颊的时候,我们体会到了“最美的逆行者”的疼痛,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呼吁把最需要的防护物资送到前线去!当了解到钻石公主号上年迈的中国人因缺少常备用药而焦急时,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负责人立刻联系日方,并最终将药品及时送达,引来船上香港同胞感叹:“我们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,因为我们在国外遇到困难时有我们强大祖国的支持”。

?

另一方面,缺少共情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:比如,部分人员在网上传播谣言,造成恐慌;不遵守国家居家隔离规定,执意参加聚会,增加了疫情扩散的风险;不肯正确佩戴口罩,并与管理员发生冲突等等。如果当事人能够善用共情,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,上述社会问题就有可能避免。

?

共情的“过犹不及”

?

但是,共情的作用并非总是积极的。钟南山院士说:“我非常相信一句话: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,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。”

?

IMG_259

书法:赵钢

?

过度共情有可能给我们造成心理负担,从而产生逃避共情的行为。研究发现,普通人在共情时都会产生“有益共情”和“有害共情”两种成分[5]。“有益共情”会促进人们关心他人,照顾他们,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;而“有害共情”会让人们感到痛苦,使人们开始计较自己的得失。因此,“共情痛苦”问题严重的个体,会变得更自私,常常会通过逃避共情,以求减少自己的内心痛苦[5]。

?

另外,还有被称之为“过度共情综合征”的心理问题[6]。有过度共情问题的人往往会对他人情绪的变化表现出过分地敏感。他们常常让自己的情绪被外界信息所控制而变得不稳定,而过多的负面情绪给人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(如压力大、睡眠差),进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。此外,有过度共情问题的人,会有“不帮助别人不行”的强迫意识。他们极容易从自己的角度为他人提供帮助,如果对方不理睬或者不领情,往往又容易产生被排斥感、受挫折感等,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或其他社会心理问题。

?

如何善用共情?

?

当前正处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,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清醒的头脑、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身体。下面有七点建议能帮助大家正确地运用共情,减少心理压力。

?

第一、量力而行。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共情能力、心理承受能力、以及心理排压能力有正确的认识,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调整相应的共情行为。

?

第二、尽量避免在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收看灾难信息。人们对早上第一时间了解到的信息会记忆非常深刻,因此一早看到负面信息可能会影响一天的心情。

?

第三、尽量避免入睡前收看灾难信息。一方面,入睡前收看灾难信息容易造成失眠。另一方面,因为入睡后人们大脑认知加工功能处于休息状态,所以不能正确处理新接受到的灾难信息,可能会引起噩梦或不明缘由的惊恐。

?

第四、尽量避免在饿得发慌的时候收看灾难信息。大脑可能将饥饿给身体带来的心悸等生理反应,误判为是灾难信息引起的惊慌和恐惧,从而给心理造成不必要的混乱。

?

第五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。有氧运动会帮助人们改善心情。练习八段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八段锦有柔筋健骨、养气壮力、行气活血、协调五脏六腑的功能,初期研究还显示练习八段锦对防治新冠肺炎有一定疗效。

?

IMG_260

医务人员和患者一起练习八段锦 (照片来源:腾讯新闻)

?

第六、及时和亲友沟通。为家人做一道好菜、和家人谈谈心、给许久未见的亲朋写一封邮件、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和家人朋友进行沟通。你可能发现你很多的担忧和痛苦都会在沟通中烟消云散。

?

第七、适时适度地转移注意力。练练书法、学学绘画、或捧起一本一直想读却没有时间阅读的书籍。从这些活动中找到快乐、享受宁静。

?

结语

?

总之,我们要发挥共情的积极作用,团结一致,抗击疫情;避免过度关注负面信息,避免过度共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负担。此时此刻,放下手机,关上电脑,泡一杯茶,打开一本书。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,你的烦扰、焦虑、抑郁可能慢慢消失了。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一片世外桃源,为复工开学做好充分的准备,这也许是我们现阶段最需要做的。

?

主要参考文献:

1.任巧悦, 孙元淼, 吕雪靖, 黄超, 胡理, 基于心理生理学视角的共情研究:方法与特点. 科学通报, 2019(22).

2.Fan, Y., N.W. Duncan, M. de Greck, G. Northoff, Is there a core neural network in empathy? An fMRI based quantitative meta-analysis.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, 2011. 35(3): p. 903-911. 9.

3.Carr, L., M. Iacoboni, M.-C. Dubeau, J.C. Mazziotta, G.L. Lenzi, Neural mechanisms of empathy in humans: A relay from neural systems for imitation to limbic areas.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 2003. 100(9): p. 5497-5502. 6.??

4.孟景, 沈林, 吕振勇, 杨周, 陈红, Todd, Jackson, 疼痛表征在自我和他人间的一致性效应. 心理学报, 2012. 44(11): p. 1515-1522. 8.??????

5.Zhao, Q., D.L. Neumann, Y. Cao, S. Baron-Cohen, C. Yan, R.C.K. Chan, D.H.K. Shum, Culture–sex interaction and the self-report empathy in Australians and Mainland Chinese. Frontiers in Psychology, 2019. 10: p. 396. 9.???

6.东宇, 过度共情综合征,伤人又伤己. 健康之家, 2018. 10.

作者:赵晴 张立波 胡理

单位: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

转载自:科学大院

?




黄大仙区| 从化市| 姜堰市| 和硕县| 鄂尔多斯市| 格尔木市| 穆棱市| 密山市| 东安县| 牡丹江市|